close

    這週公視的「紀錄觀點」剛播完的【芝加哥女孩的敘利亞革命】。雖然只是不到一小時的長度,但資訊豐富並帶有高強度的感情張力,某些場面甚至是可算是驚心動魄。

    主角鄂菈是一位移居美國的敘利亞女孩,她在遠離家鄉千里之外,運用網路科技連結國內對抗獨裁政權的革命力量。影片的場景在美國芝加哥與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和霍姆斯之間來回交錯,並透過當地的公民記者/革命人士拍攝的影片,傳遞了敘利亞的現況(影片完成於2013年),以及幾位人物的故事。

    影片在頗強的故事性與直接的控訴力道之外,其實最重要的命題是:網路科技對政治/社會的變化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在強烈的社會運動如革命之中,網路、社群媒體是對抗統治者的利器,或是有時反而成為獨裁者掌控發言權、甚至打擊異己的利器?

    片中有一段,鄂菈提到有不少他們在敘利亞的革命臉友,會將臉書的帳號與密碼交給他們,一旦這些異議份子被捕,他們馬上代替他登出帳號、變更資訊,以免因為嚴刑拷打下,臉書上的資訊流出而成為政府進一步掃蕩的依據。

    但是獨裁者仍然高度忌憚網路科技的力量,當成千上萬的革命現場影片,或是平民百姓受難的影像,前仆後繼地上傳網路,被國際看見時,官方武力在鎮壓現場首先對付的是手上有影像紀錄工具,如手機、相機、攝影機的人,接著才是手無寸鐵的其他人。

    而即使已經有無數的影像被看見,甚至透過金字塔式的傳播體系而在CNN等大型媒體被看見,在國際政治的妥協甚至假裝看不見的遊戲規則下,敘利亞的苦難依舊。片中有受訪者就感概地說,突尼西亞8天、埃及18天,然而敘利亞的革命成功卻遙遙無期。一位敘利亞的年輕人,在失望之餘只能放下用來記錄的手機,拿起AK47步槍參加了敘利亞自由軍。

    片子的結尾,鄂菈決定暫時離開網路,帶著敘利亞極度缺乏的醫藥資源以及科技裝置,冒著不可知的危險(他在美國曾經遭到露骨的郵件威脅!) ,回到自幼就離開的家鄉,親身實地為革命貢獻一份力量。因為,「科技是讓今天的革命能夠發生的關鍵環節,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連結卻更為重要,『人』才能對世界產生真正的影響力。」

    如果這部紀錄片這個禮拜之內在「公視+7」影音服務看得到的話,強力推薦大家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dad1005 的頭像
    cydad1005

    方圓老爹的悅讀人生

    cydad1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